
一个个黄橙橙的柿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初冬暖阳,安溪的油柿枝头红。今日,记者来到位于安溪县城厢镇,一睹挂在安溪枝头的红红“灯笼”以及家家户户晒柿饼的壮观景象。 在砖文村的柿饼加工者谢文艺家,谢师傅一家正紧张而忙碌地加工柿饼,去皮、拼筛、揉捏、生霜……工序一道都不能少。美味的柿饼,制作起来却并不简单。就拿去皮来说,需要用工具像削苹果一样,把柿子最涩的外皮削下来,削皮时还要均匀用力,使果皮薄厚一致,果皮越薄越好。 “以前砖文村十户有八户都在制作柿饼,由于经济的发展,年轻人大多另谋出处,现在村里制作柿饼的人家已经越来越少了。”谢师傅说,安溪柿饼作为安溪的特产,甘甜爽口、风味独特、营养丰富,长期以来深受市民喜爱,销路非常宽广。谢师傅告诉记者,春节是柿饼的销售旺期,不少在外的安溪人都特别思念家乡这一口柿饼的味道。 在城镇的另一边光德村,记者看到家家户户屋顶上都晒满了黄橙橙的柿子。据悉,光德村有着悠久的柿饼制作传统,每年10月至12月,光德村都是一派红火的丰收景象。俯瞰光德村,不同批次晒的柿饼所呈现的颜色不同,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,充满了“柿”情画意。 
谢师傅的儿子已经熟练掌握削柿子的技术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
家家户户的屋顶都晒满了柿子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
在光德村的村道上,成熟的柿子在阳光下挂满枝头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
阳光下,古厝和柿饼相映衬。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
用机器削完的柿子还要再经人工将多余的皮处理干净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
刚削好的柿子正在进行晾晒工序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
谢师傅专门空出了一间烘干房来辅助柿子出霜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
在光德村,家家户户都做柿饼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
不同批次晒的柿饼颜色不同。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
俯瞰光德村,仿佛一幅色彩丰富的画卷。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
俯瞰光德村晒柿饼的壮观景象。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
家家户户的屋顶都晒满了柿子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免责声明: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|